企業文化
用途
金箔是由貴金屬黃金制成的,是貼金工藝及藝術作品的主要材料。金箔其化學性質穩定,色澤艷麗,金碧輝煌,置露于空氣中不易被氧化銹蝕變褪色。金箔可根據不同用途制成含金量70-99.99%成色。
1、被廣泛用于佛像、寺院、祠堂、牌匾、金木雕塑、名貴家俬的貼金,具有標志性建筑物的貼金裝飾,如布達拉宮、故宮、東方明珠電視塔、中央電視臺、澳門媽祖文化村、天安門城樓、人民大會堂等。
2、批準金箔列為食品十大添加劑之一。中醫藥用金箔配制包裹名貴中成藥,食用金箔也流行,金箔大餐、金箔酒、金箔糖果、金箔巧克力等,往臉上貼金的金箔美容也相繼問世。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,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金箔也不再是奢侈品了,人們定會在金箔應用上拓展更多的領域。
3、大量應用于漆器、木雕等等工藝品的裝飾上,使其富麗堂皇。
4、大量的金箔還應用于佛事中,它是佛事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5、如今在廣大陵園中,金箔被普通百姓廣泛貼用于陵墓及碑文中,以此慰藉先人。
特征
金箔手工技藝精巧特別,從材料全過程配比(根據需求在黃金中加入少量的銀、銅等元素)、熔化條、制坯葉、打金子、裝開子、炕火(烘火)、打細(箔)、出柜、切箔等十幾道工序,最終制成:柔軟如綢,薄如蟬翼,金燦艷麗的成品金箔,金箔的薄度令人難以想象,也就是說,用1克的黃金經過上述的技藝加工,其展開(覆蓋)約0.5平方米面積。盡管如此薄的金箔,當其貼粘于佛像、建筑物及工藝品時仍可保持不透底的特性,而呈現在人們肉眼的仍是金燦燦的黃金本色,這就是金箔千百年來被人們神奇應用本質特征。金箔可據不同的需求,可制成含金量99.99%以下的各種成色,含金量越高,金箔特性越好。
1、現代宮殿的澳門媽祖文化村、閩南廣大鄉村的祠堂、寺廟……都可見福州“大福金”金箔的身影。
2、金箔與碑文、牌匾、字畫:由于金箔是由貴金屬黃金制成,其化學特性非常穩定,將金箔長期置于大自然中,能保持很長的時間而不褪色變色,因此人們通常將金箔貼于碑文、牌匾、字匾、字畫等,一旦貼金后,可長期經受住風吹日曬而金燦輝煌,不褪色,變色。
3、金箔與其他運用領域:金箔中用于名貴中成藥(配制)包裹等,用于生產制件印泥的配方。近年來在世界各地食用金箔流行,可見聞的有金箔大餐、金箔酒、金箔糖果、金箔巧克力等。
4、金箔應用在脫胎漆器的裝飾上。
價值
金箔制作工藝在我國有近2000年的歷史,其沿續政治、文化習俗而演變成一種特殊的技藝。
1、具有深厚的文化價值:福州的金箔工藝是經過多代金箔藝人的執著追求,在異常艱辛的社會環境下,頑強拼博,百折不撓,為中華5000多年的文明史增添了燦爛的文化瑰寶。福州金箔工藝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,是我中華兒女優秀品質的真實寫照,具有濃郁的閩都文化氣息,我們要弘揚這種優秀品格,讓金箔技藝世代沿襲傳承,發揚光大。
2、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和實用價值:金箔以其耀眼奪目,富麗華貴的品質,作為華貴耀眼以及美的載體,通過對它的技藝的保護挖掘,開發,發展,定能使千年技藝弘揚光大。
3、極具發展潛力的產業價值:隨著社會的進步,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我國小康社會的實現,金箔的應用領域將在不斷地拓展。從遠古時的金箔只用于工藝、裝飾,發展到今天應用于藥業、飲食、美容…… 相信還會應用到更加廣泛的領域。